9月29日,记者从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开发所获悉,由这个院在桃园地区部署的4口新井已通过审批,平均设计井深1500米左右。
目前普遍来看,油井越打越深,辽河油田的天然气开采却“青睐”浅层。浅层的异军突起,让辽河油田天然气在无新增地质储量的情况下,产量连续8年实现超计划线运行。
由深转浅 浅层孕育新希望
数据显示,近年来,辽河油田有80%的天然气新井部署在浅层。而早些年,辽河油田天然气井大部分打在中深层。
由深转浅,是地质认识的不断深化,更是严峻资源形势下的无奈之举。
专家介绍,辽河油区天然气主要为伴生气,没有纯气藏。由于深层天然气产量递减加剧,辽河油田天然气年产量由高峰时的17.94亿立方米降至2013年的7.2亿立方米。截至2013年年底,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91.57%。按照现在每年1%的采气速度,如果没有新的气藏发现,9年后辽河天然气将开采殆尽。
与之相对,是保供的政治责任和保生产的经济责任。辽河油田天然气外供周边的沈阳、锦州、营口等几座大城市,关系到几十万老百姓“过年能否顺利煮饺子”。同时,辽河稠油以热采为主,生产中对天然气需求量较大,尤其是冬天,经常“上气不接下气”,只能高价从外部购入,增加了开发成本,吞噬着油田的整体效益。
由于内外部需求和自身效益的期望值都在提高,科研人员将目光转移到曾经被“冷落”的浅层。辽河油田主力区块均开发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受当时技术水平和认识的制约,1500米以上浅层的测录井资料基本是空白。浅层,亦是潜力无限的“潜”层。
除了潜力大,投资回收期短是浅层天然气另一大优势。由于层浅、钻井进尺少,浅层天然气井投资相对较低,投资回收期短,投入产出比高,“钱途”看好。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今天,“钱途”意味着前途。
由表及里 浅层遭遇新难题
浅层天然气开发难,到底难在哪里?
“在辽河油区部署一口浅层天然气井,难度有点像大海捞针。”开发技术人员这样形容。一方面,现在的目标区多为储量较小、隐蔽性强的区块;另一方面,经过几十年的研究,进一步挖潜的潜力已经很小。
从地下因素看,浅层天然气层薄、埋深跨度大、储层连通性差,部分气藏规模小、隐蔽性强,实现精确地质认识难度大。以牛居油田为例,共发育五套含油气层系,含气砂体横向变化大,发育不稳定,动用程度低。
从地上环境看,随着盘锦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很多新井位于城区和人口聚集地,地面建设难度大、安全环保压力大。以桃园油田为例,区内有气井12口,由于受地面和管线条件限制,目前已全部关井。
随着时间推移,辽河天然气低压低产和出水气井增多,增加了稳产难度。对比2001年和2013年的数据可以发现,日产小于5000立方米的井增加了51口,压力小于2兆帕的气井增加近一倍。
虽然浅层天然气不断得到有效开发,但专家指出,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在一些区块的浅层进行零星挖潜部署,缺乏整体认识。进一步提升浅层气开发水平,必须实现由点及面的转变。
由点及面 浅层打开新局面
为破解“蓝金困局”,辽河油田采取解剖麻雀的办法,重点对浅层气比较富集的兴隆台油田和黄金带油田开展专题研究。
通过最新采集和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,弄清浅层气分布规律及潜力,落实剩余气目标区。近年来,科研人员共在老区部署天然气井66口,建成产能5.68亿立方米,有效弥补了产量递减。
如今,浅层气已在辽河油田兴隆台、青龙台、大民屯等地区多点开花,改变了以往单纯为增气而疲于为单井找措施的局面,建立了老区天然气挖潜新模式。目前,辽河油田已形成含气储层精细刻画、气层识别、气井优化部署三大技术,提高了措施有效率和气藏动用程度,保障了天然气产量的完成。
在完成产量指标的同时,辽河油田科学抓好天然气产供销工作,通过精细管理降低损耗,优化天然气产销结构,确保辛苦采出的气能够“物尽其用”,卖出个好价钱。
加快开发浅层气,深入研究深层气,积极准备海上气。按规划,未来5年内,辽河油田将全面完成浅层气分布规律的认识研究,实现浅层气有效开发;筛选重点区域加快深层气评价,力争实现深层气有效动用;开展海上气前期评价准备工作,提供战略接替。